林下风范网

文学理论笔记

文学理论笔记

笔记来源:哔哩哔哩杨宁老师2019年秋学期文学理论教学视频


一、文学理论

理论≈哲学:理论是理论对现象的抽象分析与概括


理论:

1、深入思考的笔记能力(反思、批判)

2、文学分析现象背后的理论本质(解读、阐释)

乔纳森韦勒对理论的笔记定义:

①理论是分析与推理的话语;

②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;

③理论是具有反射性(反观自身),是文学思维的思维;

④理论是跨学科的


二、文学理论(往往不是理论系统化的;碎片化、就事论事)

1、笔记文学的文学哲学:

①作者之意非读者之意;

②你是否看到一只鸡;

③随意解读(是否基于文本)/科学解读;

④阅读为何?(接受/反思)

2、评判作品背后的理论价值系统

3、提供解读作品的笔记角度与方法 雅俗关系

4、具有跨学科性质:哲学、文学心理学、理论语言学、笔记社会学等等

三、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

1、艾布拉姆斯《镜与灯》文学研究四要素

2、文学研究的五个方面

①文学本质论;②文学活动论;③文学文本论;④文学创作论;⑤文学接受论

一、文学的“本质主义”与“反本质主义”

本质主义:认为现象背后有本质(现象⇒本质)

反本质主义:现象≠本质

反本质≠无本质(既有的本质和广泛的本质)

什么是文学→文学本质论

二、文学性

(1)文学本质:即文学性。文学性是指使得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的特性(即什么让文学成为了文学)

研究文学的本质就是研究什么是文学性。(俄国形式主义雅各布森:文学学科在科学化的过程中,其研究对象不是文学本身,而是文学性)

(2)文学性的四个维度:

①审美和文化;

②语言和符号;

③情感和形象;

④想象和虚构

文学性是一种程度的判定,是动态的和相对的:文学性高,则认为它是“文学”,文学性低,则不认为它是“文学”。

维度①:审美和文化

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方式:真、善、美

美学:美学是研究审美的学科。〔美学是一门学科;审美是一种活动〕

文学是审美的、文化的

文学不求真、不求善,求美

美学的本质是非功利性的

审美的距离是离实用性、科学性的距离

康德:

康德美学:

①无目的(即非功利的)的合目的性(审美其实就是一种目的性;审美满足了某种更高的需求)

②无概念(是没有普遍认同的理论概念的)而具有普遍性

黑格尔:

审美:

①人本质力量(人区别其他动物的力量)的对象化(证明他具有力量的表现。例如:小男孩往平静的水面上丢石子产生水波,小孩子认为这是他让平静的水面产生波动,是他具有力量的表现)

②理念(柏拉图的“洞喻”)的感性显现(只有审美才能让理念显现)

维度②:语言和符号

(1)语言的基本特征

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

A.索绪尔《普通语言学教程》

a.能指与所指〔能指/所指→随意性/约定性〕

能指:符号本身;

所指:符号指称对象

b.语言与言语

语言:词汇系统、语言系统;

言语:日常个体语言能力

c.组合与聚合

组合:横向的句段关系;

聚合:纵向的联想关系

B.罗兰巴特《神话学》 针对“能指/所指”:意义的产生还跟文化有关。

rose“能指”→玫瑰花“所指”(一级符号系统)

“文化”参与:rose“能指”→爱情“所指”(二级符号系统)

C.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世界,语言具有系统符号性

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特殊性:“语言”与“文字”的分离→两套系统

文化构建出了一套符号网络系统,符号本身的意义会越来越多

语言文化承受的能力会崩溃:“唐后无典”

语言是符号的世界→文学可不可以没有主题?可以。读者可以就在语言这套丛林里面流连忘返。

②语言(交际工具)与话语(大于语言,是语言的社会存在形态,即将语言放在社会环境当中考察。)→研究的不是语言本身,而是研究语言之后的话语。

福柯:《规训与惩罚》“微观权利”→“话语”

话语的研究内容:说话人;受话人;文本;沟通;语境

(2)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:

陌生化/自动化;非指涉性/指涉性;多义性/确定性;虚拟性/现实性;情感表现/信息传递;内指性/外指性;可感性/非可感性;深度/浅层;生成性/惰性……

①文学语言是陌生化(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;对应“自动化”,让人特别熟悉的)的语言

本质:让熟悉的,变得陌生→目的:增加感受的时间和难读

方式:细节→对生活敏感(为什么抗日神剧不好?因为其依靠一种观念,而不依靠细节)

②具有非指涉性(伊格尔顿;多义性)(指涉性:一一对应)

多义性:语表的具体性和语理的多义性。

③具有拟陈述性(瑞恰慈;虚拟性与情感性)

a.虚拟性在于:无关真伪。表现一种情感性的东西,至于事实并不在乎,并不指向一种外在的东西,而多是心灵世界。

b.情感性

(3)文学对语言的超越

①道家:言不尽意(老子)→得意忘言(庄子)

文不逮意(《文赋》陆机)

意翻空而易奇,言征实而难巧(《文心雕龙》刘勰)

②原因:语言具有公共性、普遍性;思想具有个人性、私人性

③超越语言方案

A.自动化写作(布勒东→精神分析)→意识流小说

B.意生言外,象外之意

维度③:情感和形象

(1)文学创作根本动机:抒情(哪怕是叙事性作品,也是为了抒情)

(2)抒情方式:借助形象

物象→(情感)→意象(寓“意”之“象”)→(情感)→意境(情感起“转化”和“选择”作用)

(3)形象:客观事物的特征和主观情感的结合

形象→概括性→强化特征、激发联想→读者自由创造、想象、传递感受力

维度④:想象和虚构

文学是一种假定的真实(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约定性:你知道这是假的,但是你相信这个故事,你想知道发生了什么)

莱辛:艺术是一种逼真的幻觉

艺术的本质不是如实地描绘,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。不能带着现实的逻辑去考证诗,例如“春山空/桂花落”“夜半钟声到客船”

戏剧三大体系:斯坦尼斯拉夫斯基(体验派→美国方法派);布莱希特(表现派)→间离化(让观众觉得很逼真,也参与到了戏剧当中,以至于分不清艺术与生活,这才是参与到了艺术当中)

〔补充:即分别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(Konstantin·Stanislavsky,苏联戏剧家),布莱希特(Bertolt Brecht,德国戏剧家),梅兰芳为代表的三种表演体系。〕

一、文学与世界

(一)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: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;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。

(二)意识形态三种:

①学科:18世纪特拉西:观念学

②贬义:虚假意识→洗脑、控制

③中性:观念系统、体系(②③是马克思的)

(三)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

阿尔都塞:反对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”这样的简单化表述

阿尔都塞(法国马克思主义学家)提出意识形态理论

阿尔都塞于1970年写出《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》

1、国家机器(暴力、可见、公共)/意识形态国家机器(宗教、教育、家庭、工会、传媒、文化、体育……)(通过仪式,建立信仰;不是你信仰上帝才跪下,而是因为你跪下才信仰上帝)(非暴力、隐秘、私人)

2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和目的

(1)自然化(告诉你自然以来就是这样的)

(2)合法化(为统治者合法化)

3、意识形态的运作方:建构个体为主体

(1)核心建构个体与现实的想象关系

A.把个体询唤(召唤)为主体(参与一个群体)

B.个体对主体臣服(英文单词subject:n、主体;v、使臣服)

C.主体与主体的互认

(2)意识形态是一个“镜像序列”(给你一面面“镜子”作为反馈,让你得知这就是你)

⇒拉康(法国)“镜像阶段”

4、意识形态没有历史

(四)阿尔都塞:症候阅读→挖掘作品中的意识形态(非表层,而是深层)

二、再现与模仿(世界=自然生活)

(一)作为艺术理念的“再现”(表征)

1、再现:外部事物在作品中的呈现

2、“再现”的几个因素

(1)媒介及其文化规定

(2)再现的编码层面:文本→要求文本细读→形式、结构、修辞、音韵

(3)再现的社会层面:生产机制(从文化生产、文化消费的角度研究)

(二)模仿说与镜子说

1、模仿说

(1)柏拉图:床喻:理念世界(真实存在)、现实世界(对理念的模仿)、艺术世界(模仿的模仿)

问题:

1、忽略了艺术家的创造性;

2、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本质

二元关系:原本(现实世界)/摹本(艺术)

(2)亚里士多德《诗学》

创作过程是模仿过程;现实生活是个别(特殊性)与一般(普遍性)的结合

①诗(文学)比历史更真实。(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,历史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)

②诗呈现本质的规律,历史呈现个别性、特殊性的东西。

③依旧承认“二元关系”,但是承认艺术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本质的。

2、镜子说

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:绘画艺术就是一面镜子

①文学就是用语言映射自然

②艺术水平与模仿的准确度成正比:是一种真理符合论

③达芬奇时期对科学理性的推崇使得产生了这种观点,但是是一种艺术观念的倒退

(三)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

1、现实主义:18世纪末、19世纪初

文学作品对现实能动的反应和再现⇒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。

2、自然主义:19世纪后期

强调客观的真实、“科学的真实”。

文学对自然无条件的复制、记录。

好处:注重描写。

三、表现与抒情(世界与情感)

(一)作为艺术理论的“表现”

1、强调表现:主观情感的呈现、自我内心体验的表达。

克罗齐(意大利人,写过《美学原理》;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):自觉即表现

2、突出个性、创造力、想象、天赋在作品中的作用

①主体创造能力(迷狂说)

②自我表现蕴含着社会内涵⇒评价、信仰、理想

3、抒情需要创造性选择与组织抒情话语

抒情:要超越原发情感(宣泄≠抒情)

抒情是情感的释放、又是情感的构造(构造的是意象)

(1)直接抒情(大情,人类共同感,例如《登幽州台歌》)/间接抒情(意象)

(2)抒情:主体是情感的构建者(自由)

宣泄:主体完全沉浸在情绪之中(不自由)

(3)抒情的表现方式:构造的抒情话语。

不追求外表真实的逻辑,而追求情感真实。

情感逻辑:无理而妙。

4、抒情与再现

(1)抒情的本质是一种再现(向外与向内的)

(2)抒情又是一种特殊的再现:

a.再现社会的精神方面;

b.抒情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具有主观性

(有我之境:以我观物;无我之境:以物观物)

c.抒情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具有评价性

(二)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

1、浪漫主义:19世纪上半叶

实质:艺术要再现作家的内心世界

强调情感、想象、激情、个性、自由

2、唯美主义:19世纪后半叶

为艺术而艺术

实质:生活=艺术

强调:艺术就是为了再现自身〔否定了文学真实的存在(美≠真)〕

(三)文学与真实

1、真实含义:符号模仿某个对象的逼真程度

2、文学真实:

(1)作品与世界:作品与外部世界的符合度→现实主义

(2)作品与作者:作者创作初衷真假→作家的责任与道德

(3)作品与读者:读者个体经验差异

3、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(作品与世界)

(1)生活制约文学(制约性)

(2)文学超越生活(超越性)

文学的真实感问题:诗意的真实(是通过牺牲表象的真实换来的)

失实的表象→真实的哲理 博尔赫斯

(3)现实生活对艺术的模仿

4、文学真实与情感真实(作品与作者)

(1)作者的情感经验是作品真实保障

(2)作者的情感经验≠情感作品“真实”

(3)创作动机的“真诚”≠作品“真实”

5、文学真实与读者经验(作品与读者)

四、形式与结构(“世界”即“文本”)

结构主义(法国;结构主义思潮):文学作品具有内在的共通结构

“目标→阻碍→努力→结果→意外→转弯→结局”⇒“因为→但是→所以→但是→所以”

(一)叙事语法:“叙事作品是一个大句子。”

1、罗兰巴特《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》

2、托多洛夫《文学作品的分析》

(二)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《民间故事形态学》(1928)

31个固定功能和7个角色

7个角色:①对手(加害者);②赠与者(提供者);③相助者;④公主(需找的人);⑤派遣者;⑥主人公;⑦假冒主人公

(三)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《结构语义学》

1、六个行动模型

发送者—客体—接受者

辅助者—主体—反对者

2、符号学矩阵

格雷马斯矩阵是解释文学作品的模式,设立一项为x,它的对立一方是反x,在此之外,还有与x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x,又有反x的矛盾方即非反x:


在格雷马斯看来,故事起源于x与反x之间的对立,但在故事进程中又引入了新的因素,从而又有了非x和非反x,当这些方面因素都得以展开,故事就得以完成。

(四)克洛德布雷蒙 “三合一体”模式 《叙事可能之逻辑》

三合一体:情况形成(即问题);采取行动(即方案);目的达成(即结果)

三种组合模式:

①链接式:A→B;

②镶嵌式:B属于A的一部分;

③两面式:A与B全对应

(五)托多洛夫的叙事语法研究《叙事作为话语》

建构平衡与破坏平衡的过程:

原有平衡

破坏←平衡破坏→对抗

新的平衡

(六)列维斯特劳斯 神话结构 神话素

一、叙事性文本的形式问题与审美问题(小说→情节→两难)

(一)叙事性文本的形式问题

叙事: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的过程

1、叙事视角(叙事者、作者、人物、读者)

传统:第一人称;第二人称;第三人称

叙事视角甚至跟跟人称没有了直接关系,是叙事者或感知者看待事物的一种方式和可能性

(1)外视角: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外

A.全知视角

B.选择性全知视角

C.限制性客观叙事视角(摄像式)海明威

D.第一人称主人公回顾式视角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

E.第一人称叙述中见证人旁观视角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

(2)内视角: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内

A.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

B.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《我弥留之际》

C.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《竹林中》

D.第一人称叙述的体验视角(与A相似,更强调第一人称)

(3)热奈特《叙事话语》

A.零聚焦:叙述者>人物

B.内聚焦:叙述者=人物

C.外聚焦:叙述者<人物(不透视内心)

2、叙事时间

(1)故事和情节

福斯特《小说面面观》:

故事:时间顺序 (国王死了,王后也死了)

情节:因果逻辑(国王死了,王后因悲伤死了)

(2)时序

A.倒叙

B.插叙:顺序+若干倒叙

(3)时距

故事时间→自然时间

话语时间→文本时间

A.话语时间<故事时间→概述→转场

B.话语时间=故事时间→场景

C.话语时间=0,故事时间无穷大→省略

D.故事时间=0,话语时间无穷大→停顿《追忆似水年华》

(4)频率

A.单一叙述

B.重复叙述

C.概括叙述

3、叙事交流

布思《小说修辞学》→叙事交流的三要素:作者、作品、读者

查特曼《故事与话语》→叙事交流图:

真实的作者→【隐含作者→叙述者→受述者→隐含读者】(这一部分都是文本)→真实读者

(1)真实作者:处于日常生活当中的人;只有一个→通过作品了解

隐含作者:处于某种创作状态、立场的作者;具有多个→通过作品理解

隐含读者:作者创作时预设的读者→理想读者(接受式阅读)(反思式阅读要对抗预设读者)

(2)叙述者(不具有人格化的特征)/受述者

叙述者≈主语(故事内叙述者→人物;故事外叙述者→人物或非人物;亚故事叙述者→嵌套式结构造成的多重叙述者)

受述者≈宾语→隐含读者/人物

(二)叙事性作品的审美问题

人物:形象→性格、情感

情节:因果→情感、审美

环境:典型环境

1、人物:情感的多元错位

(1)人物形象的复杂性

(高雅)作品→人生、人性、社会的复杂性→冲击原有价值观念

人物形象→赋予原因

扁平人物:性格单一、缺少变化(静态人物)(容易识别:鲜明)(人物性格单一其实是蕴含着人的某种美好想象与道德要求→读者不断地要求出现其实是在巩固价值观)

圆形人物:充满了多种性格因素的人物(动态人物)→接近真实

(2)人物情感:突破常态心理

A.挖掘人类潜在情感(叙事性作品的情感变化会比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变化大,抒情性作品的情感较为单一,缺少变化)

B.人物关系亲密程度与人物情感形成反差

C.叙述者与人物拉开距离→不可靠的叙述者

(3)人物性格:理性与感性

情感→无意识情感→人物情感逻辑

作家的情感逻辑→发生错位→(作者同化人物→性格类型化)/(作家让位人物→性格获得生命)

2、情节(为人物服务):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

(1)矛盾冲突(是为了情感服务):冲击常态情感(不一定是激烈冲突,也可以是安静冲突)

→冲击人物的情感结构:浅层/深层

(2)因果关系:审美因果,超越于实用的因果

A.情节的动因遵循情感逻辑

B.情节的有机性、严密性

C.情节是为了性格展开而服务的

3、环境

(1)人物与环境的关系→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

人物需要有典型性→在环境当中找到性格产生的根源→“特殊→普遍”

现实主义→典型→大多数

问题:“代表性→平均数”=平庸⇒因为概念性过强→所以不能过于概念性

(2)外因与内因关系

性格→先天vs环境

强调环境→现象

性格:外因→环境——内因→选择(外因通过内因的选择体现出来)

(3)环境的淡化→现代主义:为了表现人类的普遍精神状态→呈现出人的某种自然属性、本能状态

二、抒情性作品的结构问题和审美问题

(这节没有教,无笔记)

三、文学文本的层次

文本:相对独立性→意义:作者与读者(间性)

作品:从属于作者→意义:作者→〔文本=内容+形式(二分法)〕

(一)“二分法”

文质关系

内容:素材、主题(爱、和平)、题材(题材是主题的类型:校园、军旅)

形式:形式、技巧、结构、体裁

文学史的演变更强调“形式”的变化

问题:“形式”与“内容”是一对对应关系,二者无法作出区分,影响文学进一步研究

(不以“意图论”定形式给观众带去的“意义”)

(二)超越“二分法”→层次论

1、克莱夫贝尔(英)“有意味的形式”《艺术》

问题:是“二分法”的翻版,只不过更加强调形式;而且会走向“形式主义”的极端

2、新批评:

①声音层面;

②意义单元:语言结果;

③意象和隐喻;

④象征系统中呈现的“世界”;

⑤形式与技巧

评价:更多地强调了“意义”的纬度,显得没有那么形式化;而且强调文本批评阅读的实践,提出了文本细读的方法

3、现象学

(1) 杜夫海纳(法)《审美经验现象学》“三分法”

材料→主题→表现

(2)英伽登(波兰)

①语词的声音与语音结构→语音;

②意群:句子、句群→语义;

③图示化外观→语言描绘;

④被再现客体→(更深入的层次)意义

4、中国古代文论

《周易》王弼:(言:语言)→(象:意象)→(意:意境)

(三)文学文本的层次

1、语言层(言语层)

(1)功能:

a.审美意识符号化(通过语音唤起美感,语音有造形的功能,通过声调、节奏、音律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);

b.语言本身具有审美性

(2)特点:

a.内指性;

b.心理蕴含性;

c.阻拒性(陌生化)(审美行为在过程而不是结果,通过增加阻碍延长过程)

2、现象层

(1)功能:现象是文学的本质标志

非文学:语言直接指向意义

文学:语言直接指向形象,由形象转到意义

(2)特点:a.主观与客观的统一;b.假定与真实的统一;c.个别与一般的统一;d.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

3、意蕴层

(1)特点:隐含在形象之中并不独立存在,而且往往运用了文学文本的多义性

(2)三个层面:

a.历史内容层;

b.哲学意味层;

c.审美意蕴层

(四)文学典型

(这节没有教,没有笔记)

一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(1.0)

(一)意识与无意识

癔症(歇斯底里症)→跟患者的创伤经历有关系

癔症转移→精神层次理论(冰山理论):

1、意识→逻辑性、现实性(冰山之上)

2、前意识→可以进入意识的无意识

3、无意识(潜意识)→原始冲动、本能、创伤经验

(二)弗洛伊德式失误

1、失误行为:只承认必然行为,忽略了偶然行为

2、诚实的不诚实:认为人的行为在潜意识会有其他目的

3、癔症转移

(三)人格结构理论

1、内容

A.超我→求善原则(三个层面)

B.自我→现实原则(意识、前意识)

C.本我→享乐原则(无意识)

2、本我 ⇒ 本能 ⇒

(1)(生的本能→物种延续)/(死的本能→回到原始/破坏欲)

(2)力比多的发展阶段

A.自恋期:0~1口腔期;1~3肛门期;3~5生殖崇拜期(男:恋母情结(俄狄浦斯情节)与阉割焦虑;女:恋父情结(厄勒克特拉情节)与阴茎嫉妒);

B.潜伏期:6~12超我大发展

C.生殖期:13以上

(四)《梦的解析》

1、基本观点:梦是有意义的,跟人清醒时的活动有关系

梦:是人的某种愿望的达成(被压抑的欲望)〔压抑→伪装〕

2、梦的四种伪装手段:通过精神的审查机制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

(1)浓缩作用;

(2)移置作用;

(3)象征作用:抽象→具体;

(4)润饰作用(前三种作用的综合,成为一种“逻辑”联系前三者)

3、解梦:

(1)将梦拆分成不同部分;

(2)针对不同部分展开自由联想;

(3)追溯现实生活的来源;

(4)找出内在联系;

(5)发现你的真实愿望

(五)《作家与白日梦》

1、白日梦→想象⇒ 未满足的愿望→文学→可以从文学倒推回作家

2、升华理论:文化转移→文学、艺术

(六)精神分析批评

1、分析作家的创作心态

(1)搜寻作家相关资料

(2)对作品做症候式解读

2、作品的潜在意识

二、荣格的原型理论(2.0)

(一)人格结构理论

A.自我意识

B.个体无意识

C.集体无意识:由遗传保留下来的普遍心理经验(冰山最底层勾连的基座部分)⇒(本能→与生俱来)/(文化→形式普遍性→沉积意识深处)

(二)原型→集体无意识呈现形式→原始的意象

代表原型:

(1)“阴影”(动物性、邪恶)VS“人格面具”(人格外层假象)

(2)“阿尼玛”(男性内心深处女性特质)VS“阿尼姆斯”(女性内心深处男性特质)

(3)“智慧老人”(智慧的形象化)

(4)“母亲”(包容、慈善、关怀)→(女神→大地、森林、泉水→伊甸园、天国)VS(巫婆、魔女→棺材、深渊、噩梦)

(5)“儿童”(自我潜能)

(三)原型批评(原型心理学派批评)

1、创作角度

文学作品→作家自主情节:意识/集体无意识→深远

创作动机:源自“集体无意识”

作为个人的作家→自主意识→个人

作为作家的个人→集体无意识→集体人(后者是大作家,能创作出伟大作品)

2、接受角度

发现作品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、人物形象

象征→构建大原始意象

三、弗莱的原型理论《批评的剖析》(3.0)

(一)重新定义“原型”

“原始”意象→反复出现的都可以叫“原型”

(二)神话的四种叙述模式→人与自然关系

1、春→英雄诞生、创世神话→父母

2、夏→成仙、进入天堂→伴侣、新娘

3、秋→战争失败、死亡→奸细、海妖

4、冬→众神毁灭、英雄被打败→女巫

四、原型批评的特点

1、原型批评是一种“远观”的研究→“向后站”

2、看重文学创作与文化传统的关系

3、从神话仪式出发研究创作的动机和结构

精神分析学说4.0版本有拉康、德勒兹

五、关于文学创造的几种观点

(1)灵感说→柏拉图:迷狂说

(2)虚境说→老子:致虚境,守静笃

(3)社会说→社会动机

(4)欲望升华说→弗洛伊德

(5)原型说→荣格

(6)作者之死

①(20世纪现代观点,罗兰巴特《作者之死》:“脱丝的丝袜”)

②(新批评,艾略特《传统与个人才能》:“诗歌不是情感的放纵而是情感的回避”)

一、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/文学的雅俗之分

(一)雅与俗的分野(分野都不绝对)

1、从内容上看:对世界的反映

高雅→忠实于世界→真实地再现世界的可能性

通俗→对“世界”进行简化处理→满足读者的愿望

2、从形式上看:技巧的使用

高雅→不追求技巧(突破)→受阻碍

通俗→追求技巧→通俗易懂

3、从价值上看:是否传达通俗价值

高雅→自由独立的品格

通俗→娱乐性、思想性、教育性的统一→寓教于乐

4、从创作意图上看:

高雅→为了艺术而写作

通俗→为了流行而写作

(二)雅与俗的变异

1、从文本构成上看:内置与形态的错位

外(俗)→内(雅),例如:《红楼梦》,受白话文运动影响

外(雅)→内(俗),例如:宫体诗

2、历史的发展:时间的积淀作用→经典化:意识形态和教育问题

3、接受心态的变化

二、文学接受的构成

(一)读者的作用和地位

读者转向(接受转向)(未经过读者阅读,只是“潜在的文本”)

读者转向的原因

(1)文本分析必然地涉及到个体经验(陌生化:是对读者的要求;分人、分读者)

(2)关于主体与对象的哲学问题讨论

解释学、现象学、存在主义、接受美学、心理学……

①解释学:源自于解经学→理解不是普遍的,而是偶然的

前理解:理解不是被动接受,理解蕴含着某种主观性→经验、知识结构、主观经验→限制了理解的可能性

(文本的)“本意”是否存在?→一种观点:“理解即误读”

但是阅读有深浅之差→基本态度:

a.解释无捷径→多读

b.自觉接受文本的内在感召

②现象学/接受美学理论家

A.英伽登:“空白”“未定点”(文本未写出,但是暗示读者去填补)

B.伽达默尔:视域融合

(理解者→视域+文本→视域=视域融合)+(文本→视域)=新视域

此过程不断重复,理解者得以发展

(3)后结构主义理论:罗兰巴特,“作者之死”→读者诞生

(4)读者转向带来的影响:

①突破了原本的文本分析模式

②文本意义从一元论走向多元论

③完善了文学研究的四要素

(5)读者的真正作用

①是文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

②是文学意义的生产者

(二)从潜在的作品到现实的作品→通过读者阅读

1、接受美学: 汉斯罗伯特姚斯(继承伽达默尔)“期待视野(期待视域)”

文学阅读之前:读者对作品产生一种定向的指向、观念结构(特别像“前理解”和“视域融合”)

原因:经历、趣味、知识、文化→决定了阅读的可能范围

A.期待

①期待满足:通俗

②期待受挫:高雅

B.期待三层面

①文体层面

②形象层面

③意蕴层面

2、沃尔夫冈伊瑟尔(继承英伽登)

(1)空白

产生原因:

①语言的内部结构;

②图景片段;

③思想价值

(2)召唤结构

文本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机制

(3)隐含读者:

①不是现实的读者,而是隐含读者;

②完全按照作品的召唤结构阅读;

③文本的潜在可能性

(三)读者生产批评实践

1、描述印象

2、发现空白

3、寻找矛盾

4、建构文学接受史:编年史;接受

三、文学消费与文学市场

1、文学消费的二重性

(1)商品

(2)特殊商品:

①物质(商品)VS精神(文学);

②等价交换(商品)VS无法等价(文学);

③损耗(商品)VS升值(文学)

2、文化资本

第四堵墙:

①:斯坦尼斯拉夫斯基⇒体验、沉浸

②:布莱希特⇒离间化(即陌生化);主张打破第四堵墙,让演员意识到观众的存在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林下风范网 » 文学理论笔记